走进榆北煤业涌鑫公司,在安山煤矿选煤厂智能配电室,各类数据指令通过智能边缘站实时上传,设备信息、环境数据一目了然。集控室工作人员正在远程仓上配电柜停电操作,视频信息自动聚焦现场画面,整个检修准备工作不到一秒钟即可完成。
今年以来,涌鑫公司强力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狠抓智能采煤、智能快掘、智能变电站等重点系统建设,一个个智能化项目在矿区落地深植,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截至11月30日,安山煤矿智能化产能375.89万吨,系统智能化作业占比80%以上。
突出核心业务,聚焦智能标杆
由于涌鑫公司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多,涌鑫公司聚焦“一流智能标杆煤矿”发展目标,联合科研院所和行业专家,研究制订符合陕北复杂地质条件的智能化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方案、总体架构和技术路径,以智能化建设为承载,切实固根基、强弱项、提能力,全力稳生产、保增长、促发展。
针对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地质保障系统欠缺、采掘装备落后等问题,该公司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和关键装备攻关,通过集中攻坚、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补齐了各系统短板,解决了矿井生产的“疑难杂症”,实现了从系统智能化到智能系统化的飞越。
涌鑫公司设计实施了涵盖“公司决策云+矿井管控云+智能化采掘、生产辅助、监测监控、经营管理等N个子系统”的智慧矿山管理平台,完成了矿井48个子系统数据入湖。
建立了数据统一标准,完成了私有云部署,形成了“一张图一平台五中心”的智能管控新模式,满足矿井全系统协同运行、融合交互、分析决策。
实现了调度指挥的全息可视,重大危险的智能预警,安全管理的动态诊断,生产过程的协同控制,经营管理的智能分析,业务流程的高效协同。
强化科技创新,实现智能升级
采掘生产,是推动产业进步、智能化建设的“先手棋”和“关键一招”。
今年7月,安山煤矿首套智能快掘装备投入使用,重点攻克了低采高条件下巷道掘进、锚护、运输等工艺平行作业的技术难关,总结形成了“掘锚一体机智能截割、运锚机自动跟随、运输系统集中控制,视频监控人工远程干预”的“三位一体”智能化快速掘进新模式。
目前,智能快掘累计完成技术攻关10余项,完成支护方式优化、钻臂布局改良、泥岩底板适配等技术改造60余项,工作面单进水平和掘进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单个循环周期仅用30分钟即可完成,单日常态化进尺已超过40米,成巷周期缩短至40天,创历史最高记录,掘进综合工效实现巨大飞跃。
智能采煤也实现了重大突破。9月份,12522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开始调试,该公司联合中煤科工、西科大、蒲白煤机等7家单位,基于采煤机LASC惯性导航、700MHz频段5G融合通信、高清视频增强等技术,完成复杂地质条件工作面程序割煤、机架协同、自动张紧、负荷监测等技术研究实践,实现了智能高效协同开采,矿井日产原煤可达1.05万吨,原煤工效较以前提升1.8吨/工。
聚力提质增效,打造智慧矿区
近年来,涌鑫矿业公司立足解决生产难题、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益效率,扎实推进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创建,让智能化切实成为职工体面工作、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在比从前好多了,智能化减了人,自动化让脑力代替了体力劳动,原先的岗位工变成了巡检工,职工自豪感节节攀升。”智能分控中心值班的分调员,在宽敞干净的办公室,远程控制井下设备的运转。
辅助运输装上了“天眼”视频。在井下,各类无轨胶轮车的运行状态,在电脑系统中一目了然,进一步规范了无轨胶轮车司机及工作人员的文明驾驶和按章操作。
通风系统有了“安全卫士”。瓦斯巡检机器人、通风自动监测,代替人工测风、调风,由原先的6人井下作业变成了现在的1人地面监控,年节约人力成本60万元。
井下供电、供排水、压风系统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有人巡检、智能管控,进一步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日前,安山煤矿选煤厂智能化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改造结束后,选煤厂将变脸“黑灯工厂”,减少现场岗位工和巡视人员15人,形成洗选过程全系统、全要素的智能控制,实现产品订单式智能生产。(黄天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