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南的秦巴汉水来到陕北的桥山沮水,时节、气候、人文无不发生着变化,春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陕南的春天来得早、来得猛,仿佛一夜春雨后,春天就那样不知不觉铺天盖地地来了,颇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感觉。陕北的春天来得就比较懒惰了,仿佛感觉春天已经来了好久了,但是丝毫还感觉不到春的气息,早晚羽绒服还未褪去,不经意间的大风起兮让人又有了冬天的错觉。然而,北山的桃花的确是开了,还在不经意间开得那么无拘无束、那么烂漫无边、那么震撼人心。是的,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天的确是来了!春天来了,匍匐在大地上的苜蓿、蒲公英、荠荠菜……似乎也在招手呢。
母亲从陕南来到矿区也已三年多了,说起挖野菜,母亲兴高采烈地给我分享哪个地方有什么菜,哪个地方的野菜长得早、哪个地方长得好,俨然成了熟悉地理的“当地人”。
母亲说:“西沟那边阳光好,苜蓿、蒲公英应该长出来了。”那就去看看吧。准备妥当,带着母亲和孩子来到了西沟的空地上,果真,河边的苜蓿绿油油的惹人怜爱,母亲忙不迭地摘起了苜蓿,然而,我却对荒草堆里的蒲公英情有独钟,我不是一个喜欢研究植物功效的人,但我喜欢把蒲公英焯水以后凉拌吃,苦中带着鲜味,让人肠胃舒畅、回味无穷。
孩子们平时不是上学就是课外学习,难得能有时间感受大自然,自是兴奋异常,一会儿要摘苜蓿、一会儿还要动手挖蒲公英,我知道她们一样也干不好,但我还是乐意让她们沾染沾染土地的气息,或许对我这样的农家子弟来说,只有接近土地才能让我们找回灵魂的“满足”。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不也是在土地上寻求快乐吗?
我们的小时候生活是“贫瘠”的,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触手可及的玩具、也没有好吃到吃不完的零食、更没有课后的作业和补习……但我们也是“富足”,放学后,拿起书包,去河沟里看蟾蜍产的密密麻麻的卵,去山上掏精致的鸟窝,或者剥下树皮制作“小喇叭”……小孩子的打闹声、欢乐声传遍山间田野、沟沟坎坎。然而,春天让味蕾得到最大的满足却让人记忆最深刻。一声春雷过后,喜欢的香椿和小蒜就冒出了头,田间地头,不需要复杂的工具,树棍就可以挖出小蒜,至于香椿树,小的则直接压倒掰走,大树则是考验小伙伴能力的时候,虽然长辈一再叮嘱不要爬树,可是看着枝头上美味的香椿,躁动的内心早把叮嘱抛之脑后,看谁爬得高、看谁爬得快、看谁采得多。完毕后,小伙伴儿们还要一起分享各自的战果,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享受“战果”,至于那些危险的过程则还是不说为妙。“战果”是幸福而美味儿的,把小蒜捣碎,拌入面中制成锅盔,在锅中成型后放入灶中烤黄,色香味俱全让人直流口水。香椿则是焯水以后沾着面糊放在锅中油炸,取名“椿鱼”,黄澄澄、香喷喷的,咬一口香酥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如今,离开故乡已经二十余年,没有故乡的山和水,也没有故乡的柴和锅,小时候的味道总是感觉差了点儿意思!
母亲的年龄越来越大,但手脚还依然麻利,一辈子的土地耕耘练就了过硬的手功,摘野菜、挖野菜的速度都超过了我这个年轻人。从老家来到矿区,她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如今,除了承担着日常照看孙子的重担外,她还承担着一家人的做饭重担。春天来了,她总是想去田地里为全家找一些野菜来丰富一下饭桌的品类。如今,日日如新的矿区变化让她禁不住赞叹,日日的忙碌她却感觉到很充实,在光阴似箭的日子里逐渐怡然自乐。
孩子们都不在老家长大,对于乡土乡情没有过多的感受和感情,如今丰盈的物质生活或许让他们对于野菜也不挚爱,但能够走出小区的院子感受春天的美景,或许这以后也将成为他们最美好的记忆吧!
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满载而归,看着满满的一袋袋野菜,大家喜笑颜开,又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味儿了。
我们收获了美味儿,孩子们收获了快乐,这不挺好吗?
(黄陵矿业 彭兴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