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矿为青年搭建广阔舞台,让他们在安全生产中挥洒青春汗水,在攻坚克难中闪耀青春智慧,在比学赶超中展现青春力量。广大青工立足本职、真抓实干,用辛勤汗水助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矿山落地生根。
岗位建功有所成
晚上6点,刘猛刚进家门正准备吃饭,手机就响起来了,电话那头传来同事焦急的声音:“刘部长,上一个班的工人在井下变电所改造工程中施工数据与图纸有偏差,可能会影响正常时间进度。”
“马上通知工人停止施工。不允许出现不符合作业标准的工程出现。我马上下井到现场看看情况。”刘猛放下碗筷,赶忙下井。到达现场后,立刻指出八点班施工有误的地方,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刻整改,赶上进度,不能影响变电所改造任务正常完成。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深夜11点了。
自从2020年担任下石节矿生产部部长后,刘猛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没按时在家里吃过饭了。这个从河南理工大学矿建工程专业毕业的“80”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聊到从生产科员到生产部长最大的改变时,刘猛说:“井下活路杂、队伍多,每天要根据不同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这就要求我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对每条活路的进度、难度、施工方法等要完全了解。”
该矿2306工作面推采与224智能化工作面安装同时进行,为了保证井下接续顺利推进,刘猛要求部门同事必须每天都要在现场指导末采作业和新工作面生产工艺。作为部门领导,他放弃休假,坚持每天下井跟班,确保矿井接续正常。
“我们生产部的同事平均年龄35岁,每一个人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看着井下各条生产战线在我们的努力下正常运转,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近年来,像刘猛一样逐渐走向干部岗位的青年在下石节矿越来越多。该矿先后制定了《下石节煤矿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三年(2022-2024年)计划》《下石节煤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规划》,结合共青团“双推机制”,逐步形成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制度体系,打通了优秀青年的上升通道,干部队伍老中青的比例结构达到了2:3:5。
创新之路有所用
“支架回收通道挂网支护要从第11排至第13排开始,布置的两根钢丝绳要间距800毫米。”该矿技术骨干郝明明口中所说的这项技术,是正在全面应用并获得该矿“全员创新二等奖”的项目。
为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矿每年都面向全矿干部职工开展“三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制定《下石节矿全员创新实施办法》,明确奖励机制,并结合公司创建“青年岗位能手创新创效岗”活动,把创新理念根植于矿井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2021年至2022年,全矿多项创新被授予国家级专利,结出了科技兴煤战略新的硕果。
“创客工作室拥有一整套完整、规范、标准化的创新流程,将极大地提升我矿创新力量。我相信,在全矿上下浓厚的创新创效氛围里,我们老矿井也能焕发新的荣光。”郝明明此时正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忙碌着“创客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据他介绍,“创客工作室”是由技术领头人带领,让不同跑道上的职工都能有成长成才的机遇与环境。
奋斗青春有所学
“段哥,咱俩碰一下数字,你看我的这个数据跟你核算的一样吗?”每月初,财务部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孙龙刚是该矿的“新鲜血液”,出生于1995年的他于2019年进入财务部工作,在同事的帮助下,短短几年时间,他就褪去学生的青涩,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总账会计。谈到自己的成长,孙龙刚感慨道:“刚参加工作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部室领导特意跟我谈心帮我理顺工作思路,团委也特别关心我的生活情况。有什么不懂的问同事,大家也都特别愿意教我。在这里,我没有感觉到不适应,反而很快融入整个集体。”
近年来,该矿秉持人才强企战略,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2022年度,全矿外出培训的青工共170人次,还多次选派优秀青年前往公司、兄弟单位轮岗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同时,对青年进行“一对一”人性化关怀,从衣食住行到思想心态,把企业的人文关怀落于对青年工作生活的各种保障上,青年职工真正把矿山当成家。
刚刚结束矿业公司“全国会计信息化竞赛”2个月集中培训的孙龙刚在面对新的工作时信心满满,他说:“有矿上不断为我们搭建锻炼和学习的平台,我有信心干好本职岗位的工作,用更好的工作成绩回报企业对我的关心和付出。”
在下石节矿的各条生产战线上,还有许多青年正在演绎着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故事,他们用奋斗报效企业,用无悔青春之光照亮矿山奋斗之路。(魏璐 巨宏伟 杨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