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奥灰水害直接影响着矿区安全生产,随着采掘活动的深入,也存有顶板砂岩水、采空积水等灾害影响。近年来,澄合矿业公司矿井水害防治战线上的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水害发生机理、预测预报、水害防治方法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攻克矿井水害防治难题。
王峰:团结协作,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现任澄合矿业公司地质测量部部长的王峰是一位“80后”,身为年龄最小的部室长,开展澄合矿区灾害超前防治工作,他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
日常工作中,王峰坚持现场实践与技术管理双并重,突出灾害治理过程管控,注重灾害治理体系标准建设,扎实做好矿区日常地质探查和水害防治工作。2022年2月4日23时,董东煤业公司50112回采工作面推采至距离停采线355m处工作面42#支架架后底板出水约60m³/h,2月5日19时该出水量增加至约130m³/h,且水量还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突水情况,王峰坚守一线,现场指挥制定应对措施与方案,加强现场应急排水能力,同时对井下局部薄弱地段进行补充治理,保障了应急措施执行到位。
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澄合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为矿区安全生产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他研究提出的井下长距离注浆中转系统设计思路,为全国首套井下注浆中转系统。“堵水塞跺式支架”“底板分段式封堵”“区域单液稳压注浆”等注浆工艺,成功在董矿分公司、董东煤业公司、山阳煤矿公司的工作面底板动水治理过程中应用。
“大家对矿井水害防治这一课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需要克服的困难都很多,但是大家勇于担当,积极性高,我坚信,团结协作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谈及带领团队,王峰感触颇深。
刘晓宁:通往“技能大师”这条路要用双脚去丈量
谈到澄合的防治水工作,不得不提及被职工誉为“地测防治水女能手”的刘晓宁。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奔走在煤矿地质防治水一线,几十年来,她用双脚丈量井下每一个采掘工作面,走出了一条“技能大师”之路。
刘晓宁所在的董家河煤矿属奥灰岩溶充水矿井。奥灰水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巨大的威胁,也对刘晓宁的工作带来了挑战。为掌握工作面的煤层变化、构造及水文地质情况,她经常和男同志一起,穿梭在井下的采掘工作面,收集积累了丰富的地质预报和勘查资料,为矿井的正常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她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地测信息管理系统绘图软件,详细翻阅矿井数百个钻孔资料,认真分析井田范围内煤层底板隔水层变化情况及矿井断裂构造展布规律,绘制完成了《奥灰等水压线图》《5号煤层到奥灰岩顶面等间距图》等地质防治水图纸,为矿井采掘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系列地质参考依据,被大家称为“矿井地质活字典”。
多年来,她还在水害治理技术及科研攻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分析研究煤层底板含水层的赋存规律和径流方向,编绘地质防治水图纸和台账,为矿井设计及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系列地质参考依据。2019年11月,刘晓宁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面对这一荣誉,她表示,通往“技能大师”这条路,要用双脚去丈量。
曹鹏:尽我所能为矿工兄弟撑起“保护伞”
参加工作的10年时间里,曹鹏一直专注于矿井防治水,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澄合百余项矿井自然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工作。凭借一股子韧劲,他将防治水基层岗位干了个遍,硬是啃下了技术这块“硬骨头”,一路从“门外汉”成长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行家里手”。
“井下双桶搅拌注浆系统、可移可调钻杆固定架、注浆站降尘除尘装置套组……”谈到曹鹏参与的创新项目设计,职工们如数家珍,“这些都为矿井动水治理的快速注浆和注浆站的升级达标提供了技术参考。”据了解,由曹鹏自主创新的“中轴式旋转钻机底座”挪移方位操作较之前降低2小时,提升了施工效率,单钻场施工时间可有效减少2天,大大降低了井下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时间。
多年来,他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山阳煤矿陷落柱治理工程、董家河煤矿老空水探查工程、矿井冲击地压岩芯取样工程……他在多项矿井自然灾害治理工程中提出可行性方案。董东煤业公司50110工作面中部出水,他连续在井下奋战20小时,创新性提出用水玻璃加单液水泥浆的钻探固管方式代替快速水泥固管,为应急抢险节约了宝贵时间;西卓煤矿胶带大巷大面积多点状出水,考虑到传统注浆工艺会冲刷导水通道,造成水量增大的弊端,曹鹏查看出水情况后果断提出钻探穿过出水点并在水泥浆液加粉煤灰和细砂、米石,利用砂浆泵的注浆封堵方案,结果浆液的留存和结石率显著提高,出水点全部封堵到位。目前,混浆注浆工艺已逐步在澄合底板动水治理中推广。
心向远方,路在脚下。多年来,澄合矿井水害防治各条战线上的职工坚持深入一线,怀揣赤子之心,辗转百里矿区,每一处,都是他们胸怀初心、担当实干的见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一批批优秀青年成长为企业防治水战线的骨干力量,完成了他们质朴的蜕变,在矿井防治水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