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领域,智能化意味着什么?
地面操作人员一键启动控制按钮,百米井下采煤机滚刀飞转,滚滚乌金倾斜而下,沿着皮带机源源不断运送至储煤仓;智能化洗煤厂远程集控配煤入洗,装运现场AI智能机器人15秒装车发运……这是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每一吨煤的“智能”之旅,也是该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的生动实践。这样的智能化场景和几年前明显不同。
以智图治,抢跑“智能协同”新赛道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8 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这意味着矿井智能化建设,要从单一生产要素的智能化走向采、掘、机、运、销多要素、多环节智能协同发展之路。”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宏介绍说,对于红柳林矿业公司而言,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
2020年,该公司审时度势,在顶层设计上,提出了“智能协同”示范矿井的创建目标,以AI、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依托,更新迭代技术装备,促使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此,该公司成立“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专班,携手华为煤矿军团、王国法院士团队、西安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围绕装备、网络、IT基础设施、智能应用以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制定了智能矿山总体规划。
在此之前,该公司智能化矿井建设也可圈可点。“从初步实现自动化割煤到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单机自动化,红柳林矿业公司探索了两年之久,为实现常态化、全作业循环的智能化采煤奠定了基础。”张宏说。到2020年,该公司智能化采煤率高达97.7%,单面日产高达3.5万吨。在洗选环节,该公司建立了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系统、自动配煤系统等11个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现场无人化生产、生产数据实时查询、自动配煤入洗,洗煤厂用工量缩减近一半,每年可节省费用2190万元。
以智提质,开启“智慧管理”新路径
8月20日,该公司胶轮车运输队值班室,智能化胶轮车运输系统传来车辆派送的提示信息,值班人员查看车辆分布情况后,联系了距离派车地点最近的司机。据该队负责人介绍,自今年智能化胶轮车运输系统上线以来,车辆管理效率有了很大提升,以往从地面派车到井下至少需要半个小时。
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智能作业管理系统、智能掘进系统、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智能化灾害防治系统等34个智能化子系统。智能化广泛应用,实现了减人提效。矿井生产人数由359人降至190人,掘进进尺单月突破1700米大关。智慧运销助力矿井铁运煤销量突破千万吨大关。
“如何实现智能协同,关键核心在于构建矿区“智慧大脑”,我们有了方向,但还缺乏技术支撑。过去,我们搭建了多个系统,设备接口不统一,生产实时数据没有统一格式无法及时上传,信息孤岛问题突出。这些关键问题不解决,智能协同无从谈及”张宏说。
2021年陕煤集团与华为煤矿军团达成战略合作,为该公司“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建设带来了契机。双方聚焦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孤岛突出问题,开展智能协同研究,打造了贯穿矿井全业务流程的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据了解,该平台成功入选“2022特色专业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在煤炭行业尚属首次。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平台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覆盖了智能综采、智能主煤流、智能选洗、等多个智能协同串联场景。依托于数据中心、云平台、井下工业环网等基础设施,一个智能化感知、智慧化决策的智慧矿山正付诸于现实。
以智谋祉,乐享“智慧生活”新样板
“要让职工从踏入矿区那刻起,便开始感受到涵盖衣食住行全场景的智慧服务”。据了解,该公司通过智慧园区数字孪生建设,仿真构建园区真实环境,接入园区各类感知终端数据,整合园区安防、交通、设施、环境、物资、疫情防控等关键信息,实现了园区全方位、立体化管控,打造了舒适便捷的矿区生活。
职工停车便不便捷,家属探亲方不方便,这些职工关注的生活小事,也是企业的发展大事。今年以来,该公司智慧餐厅、智慧浴室、智能考勤、智慧洗衣等一大批事关民生的智能化项目加速落地,切实让职工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步入矿区大门,两侧大屏车辆停放信息一览无余;办公大楼智能机器人便捷咨询业务信息;厂区大道,智慧大屏风速、温度、湿度气候状况一目了然;智慧餐厅刷脸取餐到称重计费整个过程实现无人化管理;党建文化园,党建知识“一码”掌握,手机扫码轻松获取。
“智慧园区就是用智慧赋能,让数据多跑腿、职工少跑腿。”该公司后勤保障中心负责人说,今年我们还上线了“智慧园区”APP,访客预约、客房申请、每日菜单等十多项服务实现了“线上直达”,为职工带来了更多便捷生活。
“下一步,公司将以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5G+智慧园区建设,探索多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全力打造矿区人居生活新样板”张宏表示。(李波、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