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在创新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不断突出四个要素,做到纲举目张,使工作室焕发出了新容颜。
标准高。公司着眼创建全省、行业一流标杆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为3个工作室分别配备了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仿真实验室,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各个专业课题研究需求。同时,从机制创新着手,让省级劳模、行业大师、三秦工匠担任带头人,根据课题需要从各专业自主选聘高精尖人才作为成员,先后围绕智能化矿井建设确定课题16项,集中力量讨论研究。目前已有5项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效果实。公司始终把实效性放在工作室建设的首要位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工作室实效化运行及长远发展,立足难点攻关、创新创效、人才培养,不断丰富工作室载体,形成实体阵地。明确要求工作室成员要同时兼任双创导师组成员,凡职工申报的双创项目,必须经过工作室论证才能立项实施。对基层双创分站反馈项目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项跟踪解决。同时,三个工作室成员在今年初正式入驻智创工会平台,作为专家组成员,先后为广大职工提供技术门诊和专家答疑服务200余次。
特点亮。公司结合实际,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建设理念,始终把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作工作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对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应用,做到不遗余力,使工作室建设呈现出新特征。刘杰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研究制作的胶带机模型,能够完全模拟井下主运输系统运行全过程,应用了人脸识别、语音控制、巡检机器人等人机交互新技术,实现了实时监控数据云端传输共享。目前正在研究人体遥感机械臂的应用。
措施精。公司明确要求创新工作室的职责范围、活动阵地,沉到生产一线、车间班组,要在基层吸引人、吸纳人,不断扩大工作室所属专业课题组。全体成员除参加工作室的创新活动外,必须要对基层双创分站岗位课题组的工作进行深入指导,按照“一岗一打题、一周一研究、一月一优化”的具体要求,为基层分站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基层核心业务工种开展岗位“绝招、绝技、绝活”训练,增强创新工作室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公司3个创新工作室已先后完成创新课题项目530余项,取得80余项专利授权,87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郭秦岭劳模创新工作室、焦悦锋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先后被陕煤集团工会、榆林市总工会、省能化工会、省总工会命名为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