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亿体育(中国)科技股份公司

红柳林矿业公司:“碳”寻绿色之“道”
发布时间:2022-04-27     作者:焦云鹏 刘飞龙   点击量:359   分享到:

见缝插绿、矿区环绿、立体美绿……一场大刀阔斧的“绿色立体生态”工程开启了红柳林矿业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该公司聚焦“双碳”目标,聚力陕煤集团“五碳发展”路径,把“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建设做为领跑发展的最优途径,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上下功夫,在“立体生态修复+全域绿化”上“碳”寻绿色之“道”。

配图3.JPG

一键“换”脸,“绿”满矿区

步入矿区,景观道路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竞相争艳,现代花园式矿区生机勃勃。抬眼望去,绿化带宽阔,北侧乔木高大形成绿色屏障,南侧小乔木、花灌木四季常绿,让居住在矿区的职工真正感受到了推窗见绿、进矿入园。

近年来,该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绿色立体生态”示范矿井建设,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矿井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先后建成党建文化园、廉洁文化园、家庭家教家风文化园、安全宣传教育文化园、绿色生态文化园“五园”;以厂区绿化提质、绿肺林荫项目等7项绿化工程为重点,以绿化带补植、立体栽植等多种造景方式为途径,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36.52亩。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多向辐射,打造以矿区主路为生态景观纽带,结合南北两翼片区特点打造三大片区,并植入各类业态、文化元素、服务节点,最终形成集“万亩大草原、立体种养殖、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同时,精心定置绿化养护工程“套餐”,对植被精心养护,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变为现实。

配图1.jpg

一镜“到”底,“绿”意相融

公司地处黄土高原北端,植被稀少,局部被半固定沙丘覆盖,土地贫瘠,处于荒漠和半荒漠化之中。回望发展历程,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都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朴素道理中体现,绿色蝶变已在这片煤海沃土上演。

“双碳”理念植于心,更要践于行。面对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该公司以“931”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安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关注“双碳”,体验绿色低碳生活。在矿山开发建设中,携手蒙草集团、陕西生态产业公司等国内一流企业院所,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对采空区进行立体式生态恢复治理,先后完成30000余亩塌陷区治理,治理率达到90%,切实把“建生态矿区、产环保煤炭”落到实处。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修订完善了《红柳林数字碳谷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完成由入口景观、温室大棚、自然花海、户外会客厅、亲子采摘、疏林草地、自耕体验、缀花草地、雨水花园、活力运动等项目内容组成的立体生态示范园工程(一期)建设。在立体生态修复方面,启动红柳林立体生态修复与重构示范工程,充分利用皮带栈桥走廊南侧、南进场道路西侧、排矸道路东侧300亩土地,以自然、生态、可持续思想为指导,以“一带、三区、多组团”的形式,创建“高山草原+林果经济”绿色发展品牌,构筑绿色旅游产业链,打造具有沉陷区生态恢复特色的示范区,亮出煤炭行业绿色低碳“红柳林名片”。

_HLL5416.JPG

一路“碳”寻,“绿”动未来

太阳徐徐落山,矿区上山路新投入运行太阳能路灯犹如两条光带,为来往车辆照亮前行道路。

为构建多个低碳场景串联模式,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该公司先后投入5600余万元,对地面供热锅炉设备、车辆尾气净化、厂区照明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最大程度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率先投入使用井下智能照明系统,加强矿井用电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用电,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应用……通过全方位、立体式践行“双碳”目标,不断减少能源消耗,持续增加固碳量。先后建成井下磁分离矿井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达33600立方米/天,对地面两座污水处理站系统进行扩容,满足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和净化需求。净化达标后的水资源,用于灌溉、除尘等日常消耗,富余部分按照神木市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规划,与滨河新区杨业公园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和肯铁令沟疏干水综合利用生态补水项目进行对接,拓宽了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形成良好的水循环复用模式。目前,矿区生活、生产用水实现100%自给自足,给周边环境增绿、为社会发展增色。

国家级绿色矿山、第三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单位、“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成功入选“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研究报告暨贡献力50强榜单”……荣誉的背后是红柳人对绿色发展不懈的创新与坚守。未来,该公司将继续肩负时代重任,奋力构建“双碳”示范样板矿区,为行业“双碳”目标、陕煤集团“五碳发展”路径注入能量。(焦云鹏 刘飞龙)